听新闻
放大镜
【他山之石】失足少年如愿当上大厨
2020-09-15 09:23:00  来源:检察日报

  8月的山城,烈日当头,闷热潮湿。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提着一沓“莎姐”手册,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检察官陈中丁步行2公里来到了观护基地,汗水已经湿透衣背。今天,他要在这里会见一位特殊的朋友。

  走进帮教基地大门,已在大厅等候的小刘匆忙迎上前来。

  “小刘,我们又见面了哦,之前你担心的工作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次就是来告诉你好消息的。”陈中丁话音未落,小刘已经舒展了双眉,如释重负地笑出了声。

  小刘曾是一名失足少年。2019年初的一个晚上,小刘应朋友邀约聚餐,几次推杯换盏后,有人提议去偷摩托车,其他朋友纷纷响应,抹不开面子的小刘便在朋友鼓动下答应帮忙望风,由另三人负责剪线、打火,将餐馆附近停放的3辆摩托车盗走。2019年3月,小刘被抓获,因系从犯,犯罪情节轻微,被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

  2019年5月,该案移送至南岸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陈中丁讯问了小刘,并委托该区司法局开展了社会调查。小刘从小父母离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初中辍学后便四处打零工。但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厨师。2018年6月,小刘经熟人介绍进入一家火锅店工作,入职后倍加珍惜,平时加班加点、积极工作。

  “那天晚上和朋友喝酒,一时被哥们儿义气冲昏了头,糊里糊涂地帮忙望风,结果就发生了这种事,我现在非常后悔……”面对陈中丁的讯问,小刘悔不当初。

  考虑到小刘系未成年人,系偶犯、初犯,盗窃数额不大,犯罪情节轻微,2019年7月,该院依法对小刘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我这次犯了事儿,工作肯定保不住了,怎么办?”宣布决定后,小刘最担心这个问题。

  进入帮教基地后,小刘情绪波动较大。会见中,小刘话很少,注意力不集中,不时插话询问返岗工作问题,这些异常情况很快引起了陈中丁的注意。

  “帮教,不只是行为的矫治,更是价值观的重塑。”为了促使小刘顺利完成考察,陈中丁决定量身定制帮教方案,开展“一对一”跟踪帮教。除了定期通过电话、微信视频询问小刘在帮教基地的工作表现、生活情况外,还实地走访观护基地,考察了解小刘思想动态和矫正心得,告知其就业信息和返岗工作情况,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

  同时,陈中丁还依托“明天再出发”公益组织平台,多次邀请心理咨询师对小刘开展行为矫治、心理干预,鼓励小刘与父母面对面交流,共同参与扶老助残、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增进亲子感情。此外,陈中丁还积极联系观护企业,根据小刘的兴趣特点“适能定岗”,指派专人全程帮、带,专业学习食品加工知识和工作技能。

  5次会见、8次谈话、6份思想汇报和3次亲职教育活动……这是“莎姐”手册上小刘的考察记录。小刘在帮教中日渐转变,也获得了各方好评。

  宣布不起诉决定后,陈中丁又多次沟通联系小刘原工作单位,火锅店负责人考虑到小刘的工作态度和考察期表现,最终同意小刘返岗上班。如今,小刘如愿成为后厨的掌勺师傅。

  编辑: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