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中等学历青年男性成诈骗犯罪“主力军”需引起重视
2017-12-05 09:41:00  来源:办公室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诈骗犯罪猖獗,成为侵财型犯罪“重灾区”,仅2017年以来,我院就办理诈骗类案件4796人,涉案金额巨大,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办案数据分析发现,该类犯罪行为人呈现以中等学历青壮年男性居多的显著特点,亟需引起重视。 

  一、男性在诈骗犯罪中占八成。我院办理的诈骗案件96名嫌疑人中,80人为男性,占总数的83.3%。相对于女性诈骗多利用情感,手段较为单一,男性诈骗手段、方式显得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谎称手里“有货”出售,如游戏账号、道具、苹果手机等,骗取被害人打款;谎称“有人”能办事,如认识“大领导”能帮助就业、入学等,骗取被害人“打点费”;谎称能“发财”,如投资理财利润巨大,骗取被害人投资。 

  二、犯罪嫌疑人呈年轻化趋势,以青壮年为主。50岁以上14人,30 -4018人,19-3055人,其中20-45岁(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青壮年占80%以上,还有未成年人9人,占9.4%。就犯罪人群呈年轻化趋势,经数据和案情分析发现,首先,该类人群有迫切金钱需要,或供个人挥霍,或偿还债务或用于赌博等。其次,这些年轻的犯罪嫌疑人大多收入不稳定,除团体作案的金融诈骗犯罪外后,仅7人在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另近60人均为无业人员。可以看出,该类人群一般无稳定工作,即无稳定收入,因“缺钱”引发犯罪。 

  三、学历中等以上者居多。96人中,初中至本科学历,即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的有82人,占总人数85.42%;其余小学学历10人,文盲或半文盲3人,仅占14.58%。相对行为手段较低级的侵财类犯罪如盗窃、抢夺来说,诈骗应属“高智商”犯罪。因为实施诈骗行为,需要犯罪者有较广的认知范围,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及一定的专业技能,而文化水平越高,成功性越大。值得一提的是,96人中有57人利用网络实施犯罪,占近60%。这一现象与犯罪犯罪嫌疑人的年轻化、学历水平高有密切关系,这些年轻人具一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知识,得以钻社会监管空子,达到犯罪目的。 

  对此,检察机关建议:一是关口前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公检法机关针对诈骗犯罪的特点、惯用“套路”等,可通过讲座、宣传展览、面对面咨询、新媒体推送等方式,使群众充分认清诈骗犯罪,提高群众的诈骗防范意识和能力。此外,作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也应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学生走出校门后走上犯罪道路。二是标本兼治,继续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扩宽就业途径,加强职业培训、创业帮扶,引导这些年轻人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引导他们多学技术、自主创业,有合法生存的一技之长,实现工作稳定、经济稳定、家庭稳定。相关部门应加强联动,积极搭建平台,为外来人口和城市无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减少侵财类犯罪的发生机率。三是联手行动,强化网络平台监管。有关部门需加强对网络公司、网站、网吧的管理和监控,特别是网上交易平台,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和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完整的安全系统和管理系统。公安等部门应联合相关企业推行实名登记制度,一旦接到报案,及时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以防止关键证据灭失,促使案件迅速侦破。 

    

  编辑: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