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他山之石】假币
2024-12-24 10:38:00  来源:检察日报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很多人出门已经不再随身携带现金,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结账走人,既方便也快捷。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由于不会使用电子支付方式,还是习惯于使用现金收付款。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就在这方面动起了歪脑筋,频频施展“找零”“掉包”等手段行骗。这不,江苏南京部分在菜市场卖菜的老人就遭遇假币行骗,既被骗了钱又被骗了菜。

  南京的高某甲平时无固定工作,生活过得比较拮据,偶然一次机会,她从老乡处购买了一批假币,之后便打起了歪主意。她召集了弟弟高某乙和熟人苏某、许某等3人,利用高某乙驾驶的车辆流窜多个郊区农贸市场,专挑清晨在郊区农贸市场的卖菜老人行骗。

  2024年2月,高某甲几人来到某菜市场。找好目标后,她先以购买蔬菜为由,和被害人讨价还价后,将一张100元真币拿给被害人查验,又找理由称不愿意继续购买蔬菜,要回已支付给被害人的100元真币。随后,另一名同伙苏某便当“托”掩护配合,假意劝说双方达成交易,高某甲再将一张100元假币给被害人并要求现金找零。因为之前已经查验过钱币真假情况,被害人便没有再次查验就直接找零70余元,最终被骗去了20余元的蔬菜和70余元的真币。

  案发后,公安机关在涉案人员的住处和车上查获百元面值的纸币30余张,经鉴定均为假币。经查证,高某甲等人多次通过上述手段行骗,共计使用冠字号相同的百元面值假币50余张。检察机关审查后,依法以涉嫌持有、使用假币罪对高某甲等4人提起公诉。

  这般年纪,起了大早、顶着寒风赶场卖菜,就为挣点辛苦钱维持生活,结果却收到假币、找零真币,还倒贴上一些蔬菜,可能一天就白干了,得悉真相的被害人该是多么无助与心酸。使用假币已经是违法行为,却还使用假币专门坑害老年人,如此行径实在是既违法又缺德,着实令人愤慨。试想一下,如果被害人是他们的家人或亲人,又该作何感想。

  “偷梁换柱”“鱼目混珠”是高某甲们惯用的手段。为此提醒大家,不论第几次拿到钞票,只要钞票离手,都要重新验证真伪,如此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另外也要强调一下,假币危害多,切勿私自伪造、变造,也不要非法持有、出售、使用。

  (本期坐堂王宇)

  编辑: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