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他山之石】法治的春天,让每朵花都自由绽放
2025-03-31 15:24:00  来源:检察日报

  3月的满洲里,冬雪初融。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喜讯传来时,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检察院会议室内,检察官们正围绕一起家庭暴力案件进行激烈讨论。“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当事人鲜活的人生。”检察长于清泉的话,道出这支巾帼团队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意义。从民事支持起诉的破冰之举,到多元司法救助的实际举措,满洲里市检察院始终坚持一体履职,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在依法打击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的同时,延伸检察服务触角,探索多元化“检心为民”司法服务,为需要帮助的女性撑起一片法治晴空。

  民事支持起诉助妇女维权

  “这钱,不是简单的一笔生活费,是给我这把老骨头的尊严。”一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当事人吕大娘的这句话,让满洲里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感慨万千。

  吕大娘年过七十,生活不能自理,六个子女一直每人每月支付其100元赡养费。2024年,吕大娘提出每月600元已无法满足生活需要,要求增加赡养费,六个子女均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2024年7月,吕大娘偶然获悉满洲里市检察院妇女权益救助信息,便拨通了该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电话。

  以民事支持起诉案件立案后,办案检察官认真梳理证据链条,耐心做当事人子女的思想工作,并就该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满洲里市民政局、妇联、残联、工会分别派员参加。听证会上,检察官讲起老人卧病在床、无人照护的苦痛心酸,说得听证员红了眼眶,六个子女羞愧低头。3天后,调高了数额的赡养费打入吕大娘账户。

  高质效,办好案,是满洲里市检察院办案团队的自我要求。2023年以来,该院共办理涉妇女权益保障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4件15人,以检察力量尽力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与妇联共建12338检察服务站

  2023年,满洲里市检察院与该市妇联共建“巾帼护航12338检察服务站”,由女检察官轮流值班。设立两年来,12338检察服务站已成为边境线上妇女的“法治避风港”。曾有当事人说:“检察服务站就像我的娘家一样亲。”

  2024年6月,检察官在12338检察服务站值班时,发现辖区某企业的招聘信息中赫然写着“限男性”“男士优先”等字样。检察官连夜固定证据,联合满洲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发该市首个就业平等检察建议,并以反就业歧视为切入点,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涉案企业负责人起初很不理解:“这些岗位的重体力活只能男人来干啊。”检察官详细讲解民法典和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释法清晰,说理透彻。最终,涉案歧视性条款被全部清理,6家企业增设了女职工权益保障专员。

  暖心实事拉一把困境中的她

  16岁的小雨(化名)永远感念检察官阿姨的帮助,她们帮她申请到司法救助金,还悄悄联系学校减免了她的学杂费。那是一起父亲性侵未成年女儿案件,父亲被捕后,刚上高中的小雨失去生活来源。满洲里市检察院检察官依法为小雨申请了司法救助金。

  为保证救助金安全、合理使用,该院委托满洲里市妇联与小雨所在学校共同监管救助金,实行按月发放,保证小雨正常生活和完成学业。在后续一次次回访中,检察官见证了小雨脸上阴霾散尽,重拾笑容。

  3年来,司法救助如春雨润物,惠及13个破碎的家庭。一位老人拿到司法救助金时对检察官说:“你们让我这孤老婆子知道,法律不是冰疙瘩,是热炕头!”而在一起家暴案中,检察官不仅为被害人申请到司法救助金,还协调妇联为其提供家政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经济独立,再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

  在普法宣传中打造温情课堂

  “现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扫个码就能连线检察官。”2024年,满洲里市检察院制作巾帼护航妇女权益保障服务卡。如今,这张将“四大检察”职能与妇女权益相关法律知识以问答形式进行整合的电子服务卡已覆盖全市女性群体,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余次。

  满洲里市检察院还探索建立“党建+妇建+N”工作机制,即“党建”引领,“妇建”推动,检察业务同向发力,将党建的政治优势、妇建的组织优势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起来,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注入强大动力。该院开展“检察公益诉讼撑起妇女权益保护法治蓝天”普法宣传活动,从反就业歧视、反家庭暴力、人格权保护等视角入手,引导女性增强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举办“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及教育界、社区、妇联等妇女代表参加,凝聚妇女权益保障合力。

  站在祖国北疆,满洲里检察人以法律之笔书写温暖,以正义之心守护芳华。正如她们写下的誓言:“法治的春天,终将让每一朵花都自由绽放。”

  编辑: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