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成以上税收、6成以上国内生产总值、7成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成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相比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怎样贯彻“平等保护”司法理念,做民营企业最“知心”“暖心”的人?徐州市检察机关深化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与市工商联会签《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服务导向,加大保护力度,以实际行动交上精彩答卷。
公正司法,遮风挡雨护航企业
2012年7月,民营企业家王梦州(化名)向夏东原(化名)借贷700万元,4天后偿还全部本息。但是,却没能把借条拿回来。
六年后,王梦州被夏东原告上法庭。法院作出缺席判决,王梦州被判赔800余万元。企业一夜之间破产,他不得不远走新疆打工还债。
“在办理一起当事人申请监督案件时,我们发现与夏东原相关的民间借贷纠纷多达几十起,涉及的企业也多达十几家,‘套路’基本一样。”徐州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柳红翔发现虚假诉讼线索后,及时移送给公安机关。
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夏东原等14人恶势力团伙被一网打尽。经查,共有15家企业被夏东原等人通过虚假诉讼的手段强迫转让股权。
在打击黑恶犯罪的同时,徐州市检察院对该团伙涉及的15起虚假诉讼案件,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抗诉,最终全部改判。王梦州的“无妄之灾”随之破解。
这是徐州市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检察职能,依法打击危害民营经济发展犯罪,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通过严厉打击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等犯罪行为,监督黑恶势力操纵的“套路贷”、虚假诉讼案件,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和经营权得到有力保护。
为护航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展,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全市两级检察院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019年以来向法院提起公诉95件164人。在办理“菠萝小说网”侵犯著作权案件中,市检察院向受害企业阅文公司送达全国首份《诉讼权利人权利义务告知书》,并对潜在的受害企业开展网络公告送达。
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两级检察院依托12309检察服务平台,开通民营企业“绿色通道”,接待涉企来访,受理企业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