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们赶紧撤诉好吗?这庭我们没法开,太丢人了!”6月28日上午8时30分,山东省博兴县检察院员额检察官姜开勇和助手小董正在赶赴庭审现场的路上,忽然接到了被告人的来电。
“只要农民工的工钱全部结清,我们一定帮着做做工作!”听着对方的恳求,姜开勇爽快地告诉对方,“我们支持农民工起诉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结清这笔欠款吗?”
原来,5月13日上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姜开勇心情十分沉重。从去年下半年起,12名农民工所在的厂子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停发工资4个月。为此,工人们开始了艰难的讨薪之路,从信访局、人社局,再到律师事务所、法院……可是没有看到希望,受理案件的代理律师攥着农民工手持的一摞欠条颇感为难,无奈地拨通了检察官的电话,“这欠条连公司的公章都没有,证据链条不全,要打官司……难啊!”
“群众认的是理,但是法律讲的是证据,这两项哪一头都不能闪!”接了这桩“缠手事”,姜开勇迅速和同事一起研究案情、分析对策,并先后三次到公司实地摸排线索,分头找12位当事人了解详情。接连大半个月的梳理案情过后,检察官最终把补充证据链条的突破口,锁定在了该厂会计身上。
“厂里也拖欠你的工钱,你也是受害人,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数次耐心说理,检察官最终拿到了该厂2019年度全年的工资单。通过比对农民工手持的欠条,该厂拖欠农民工20.7万元工钱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掌握了完整的证据链条之后,检察官又主动联系厂方负责人,既讲法理,更摆事实。听着检察官“拖欠农民工的工钱,可能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干活付工钱,天经地义的事,12名农民工连年都没过好,这事良心上过不去”的解释,以及“走诉讼程序,厂里名誉肯定受影响”的规劝,厂方负责人深深低下了头。
“检察官同志,您就帮我们做做工作吧,我们以后一定注意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距离开庭的时间越来越近,仅剩下15分钟了,被告人还在“蘑菇”。
当听到电话旁边代理律师和12名农民工异口同声地说出“钱已经结清”的话语后,检察官会心地笑了,“那好,鉴于你们已经达成和解,那就请律师写好撤诉申请,我们联系法院取消今天的庭审!”而后,当天的庭审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