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滨湖区院专门召开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对今年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上,根据全市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和该院2019年度检察工作部署及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方案要求,确立了“持续发力、打造品牌,推动信息化建设再上新高度”的思路,提出了构建“二个中心、四个系统、二个基地”的重点工作举措,细化了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滨湖检察监督信息化工作品牌,为全市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贡献滨湖力量。
一是检察监督数据采集抓早。信息数据采集任务早部署,根据去年以来数据采集情况及各业务部门工作需要,依据2.0版责任清单,修改完善本院新版数据采集清单,继续按时按质按量抓好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力争6月底基本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初步达到市检院党组提出的种类无遗漏、数据全覆盖目标。信息数据采集责任早落实,依据重点数据责任清单和本院《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数据采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确定专人专责,督促本院相关部门加快工作节奏,加强与所负责对口联系的行政机关的通力合作,加大共享数据采集力度,把工作成效作为年底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信息采集长效机制早建立,采取与相关行政部门会签纪要、商定协议等方式,建立与行政机关进行定期数据交换的长效机制和全方位、全覆盖提供数据的协同机制,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详尽、及时。
二是检察监督平台构建抓实。四大系统平台研发紧抓不懈,完善公益诉讼数据分析系统,丰富公益诉讼六库资源;完善智慧公诉出庭辅助系统,为庭审现场提供更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继续推动公、检、法、司信息互联共享,开发诉讼监督模型、拓展监督渠道;继续完善大数据集中展示平台,开发有效的数据分析研判功能模块。平台应用持续推进,坚持“建用结合”实战思路,要求实际办案过程中每个承办人都能熟悉系统的功能模块,多用、多练,在实战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提升办案质效。平台管理严格规范,建立信息查询、平台使用“权限明确、全程留痕、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平台使用登记、审批流程,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权限分配机制、检查、审核机制,风险排查防控机制,确保严格规范、安全高效。
三是检察监督数据利用抓深。深化“四大检察”数据,立足检察工作实际,聚焦诉讼监督主业,认真梳理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四个方面的有用数据信息,建立分类清晰的集基础数据库、业务主题库、统计数据库、资源共享库为一体的数据管理平台。拓展信息数据使用方式和途径,结合检察监督职能范围,对信息数据进行应用需求分析,深入研究数据的使用方式和途径,研发数据应用展示平台,着力开发针对具体业务的应用模块。推动平台建设体系化发展,从实战出发,以点带面,如以公益诉讼工作生态资源数据库为切入点或诉讼监督工作的某一特色亮点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有的放矢,重点突破,在平台体系框架内,用“搭积木”的方式逐步做大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