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他山之石】千年运河:非法码头拆违复绿
2020-09-21 09:40:00  来源:检察日报

  一河揽千年,文脉通古今。9月3日至9月7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主会场设在江苏省无锡市。这几天,来自全国各地八方游客相会在无锡,寻古览胜,欣赏千年大运河的文化底蕴和迷人风光。在他们身畔,碧水悠悠,游船如织;远处,一艘艘载满货物的船舶秩序井然,千年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贯连五方水,衢通千万家”的重要航运功能。

  然而,就在一年多前,大运河部分内河干线航道上由于非法码头的存在,沿线垃圾、违法建筑、碍航设施等频有发生,“脏乱差”环境问题一度成为城市治理的疥癣之疾。

  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国18个城市,唯独在无锡抱城而过,是承载无锡城市数千年发展历史的“母亲河”。随着城市的发展,因看重大运河所提供的重要物流支撑,一些无证经营、偷税漏税、生产设施简陋的非法码头露头。这些码头有的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但不具备办理经营证条件的码头,有的则是为了经济利益,在运河沿线建设的一些简易、低效利用岸线的砂石码头等,存在非法建筑、违法占用土地等问题,增加了污染风险和安全隐患。

  “整治以前,一些码头里的砂石堆得比房子还高,上面没有任何遮盖,作业时风一吹扬尘严重,工人生产和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在运河里,阻塞河道,污染水源。”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崔芹介绍,仅仅其中一个非法码头,堆积的黄沙石子就有上万立方米,还有吊机和三栋违章建筑。

  针对非法码头存在的各种问题,新吴区检察院积极参与该区砂石码头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分别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责任单位依法履职。区住建、环保、国土等部门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开展整治,多部门联合执法,排查辖区内所有交通港口沿线的码头,实地测绘码头土地面积、清算违法占用土地具体数额,并张贴船只禁停公告、开展打桩行动,采取隔离船只停靠上砂、吊机切割拆除等一系列措施。住建部门还开展了防风抑尘、完善岸电设施、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创新工作,编纂出了相关港口码头建设指导规则,受到行业好评。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全区京杭大运河沿线共取缔31家砂石码头和5个其他类型非法码头,拆除违章建筑4.4万平方米,取缔内河干线航道32台吊机。拆除的场地上,相关部门进行了清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共清理垃圾堆放2.6万立方米,完成覆土复绿2.8万平方米。

  全区河道星罗棋布,其中有伯渎河、走马塘、望虞河3条主干流和28条支流汇入大运河。这些支线河湖系统的水生态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今年8月,新吴区检察院、区河长办公室联合签署《关于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意见》,在协同领导、信息共享、办案协作、联合工作和日常联络五个方面提升对河湖保护的工作实效。该院还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区住建局共享国内首个大规模排水系统实时监控平台数据,实现地下雨水、污水管网、排水设施“一张图”监督,实现对全域水环境的动态精细化监督。

  “希望检察机关在服务大运河传承保护、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参与现代化市域治理方面持续发力,擦亮我们的‘城市名片’。”江苏省人大代表、电装天电子(无锡)有限公司人才育成主管、党支部书记袁彩凤说。

  编辑:杜艳